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毛选感悟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-09-17 16:36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
《毛泽东选集》这样一本经典的红色著述,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经认真研读。那么,为什么要重新学习这部著作,在学习中又有哪些新的领悟?笔者认为,读《毛选》要参透毛主席的十大思想方法,全力提升战略思维、创新思维、辩证思维能力。

学习毛泽东的大局思维

在我们今天能读到的《毛泽东选集》中,井冈山的斗争占据了很大的篇幅,如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、《井冈山的斗争》、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等,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土地革命战争的特征,在那特定的时空里,作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事后也被证明唯一正确的阐述,初步阐明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应对策略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,在常人看来很难看到取胜希望的背景下,毛泽东能透过黑暗的表象,看破背后深藏的客观规律,进而从艰难困苦中走出一条特色化的革命之路,这与毛泽东对大局的掌控力息息相关。

毛主席在《论持久战》中把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,是一种大局观。

毛主席把世界划分为第一世界、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,也是一种大局观。

古人说,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大局观对事业发展和成败至关重要。

因此,我们只有了解全局的本质,才能摆正局部的地位、作用和意义。全局引领局部,局部服务全局,始终在大局面下开展局部的工作,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,提升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。

学习毛泽东的视野与襟怀

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立下了“改造中国和世界”的宏伟志向,在这样的雄威气魄的鼓舞下,毛泽东踏上了放眼全球、改造中国的革命之路。

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,毛泽东以如椽大笔,全方位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现状本质,全面反映中国革命的真实状况,以此来求得人民群众的拥护、国际支援和同情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在和平建设年代,毛泽东提出了划分“三个世界”的伟大构想,广泛团结国际上第三世界的人民,孤立了敌人,赢得了朋友,推动了世界革命进程,确保新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地位。

通读《毛泽东选集》,你能看到一位“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,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”的毛泽东;一位立足于人民解放、民族复兴、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大视野思考问题,探索路径的毛泽东;一位立足实际,埋头实践,敢于创新的毛泽东。

这就是毛泽东的胸襟和视野。人的格局有大小,体现的就是视野和胸襟的大小。

遇到任何难题,不论是领导干部,还是普通老百姓,都要站得高一点,看得远一点,要有历史眼光、世界眼光和发展眼光;要光明磊落,容人容事;要视野开阔、襟怀宽广,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,化被动为主动,化腐朽为神奇。

学习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

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,长期的社会实践和革命实践让他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在他的著作中,“群众”是经常出现的,神圣不可侵犯的字眼。

因为对“群众”概念认识深刻,他才能写出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,才能在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中讴歌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,才能洞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,才能看到星星之火为何可以燎原,才能争取千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才能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1942年,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:“什么是人民大众呢?最广大的人民,占全人口90%以上的人民,是工人、农民、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。”“这四种人,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,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。”新中国成立后,他又指出:“必须坚定地信任群众的多数,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,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。”

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深深的群众情结和人民情怀。因此,我们在工作中,要学习毛泽东始终走群众路线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不脱离群众、脱离实际。同时,要坚持民主集中制,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群众智慧,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确保工作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。

学习毛泽东的务虚与务实思想

所谓“务虚”,就是要看透事物背后的本质与客观规律。用毛泽东的话来说,就是要懂点辩证法。毛泽东说过:“感觉到了的东西,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。”工作千头万绪,事物错综复杂,要搞清问题,认识事物本质,就必须学会辩证思维,全面地看问题,发展地看问题,联系地看问题,进行去伪存真、由表及里、由此及彼的加工研究,获取真知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所谓“务实”,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毛泽东历来反对本本主义、教条主义、形式主义。《毛泽东选集》曾言“实际工作者须随时去了解变化着的情况,这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也不能依靠别人预备的。所以,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。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,这种调查工作尤其必要,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”,“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,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,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,变为主观真理”。这就是告诫我们,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,要俯下身子去调研实践,多了解基础的东西,注重细节的收集,把握关键,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,成就大事。

因此,在工作中,我们要讲实际、办实事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从实际出发。不仅要正视问题、分析问题,看透问题背后的客观规律,更要在实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、对策和办法。总之,务虚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宏观掌握,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,解决问题。

学习毛泽东的谋划与用人思想

毛泽东曾经提出,领导者的主要职责,是出主意、用干部。

所谓“出主意”,就是结合当前面临的客观困难和问题,拿出解决方案。比如《井冈山的斗争》和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一文,就是毛泽东向党中央“出主意”,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两篇文章中列举的问题和解决办法,都是毛泽东在反复调研、反复实践、反复思考得来的结论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毛泽东在点评二十四史时,批评袁绍“好谋无成,多端寡要”,说的就是袁绍缺少战略决策能力,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领导者“善谋”这一基本素质的重视。

所谓“用干部”,就是选人用人。毛泽东选人用人始终坚持德才兼备。1937年,他首次概述了党员干部“德”、“才”的具体标准:懂得马克思主义;具有政治远见;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;能做到大公无私;善于密切联系群众;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。

在选人用人方面,毛泽东还主张客观、全面、发展地看人,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,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,不以成败论英雄;不求“完人”、“全才”,坚持量才用人,人尽其才。毛泽东曾说:一个人,自有长有短。性情习惯有恶点亦有善点,不可执一而弃其一。

因此,作为管理者,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,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,让能干事者有机会、干成事者有舞台,不让老实人吃亏,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。还要爱护培养干部,放手让干部工作,表扬干部的成绩,改正干部的缺点,对犯错误干部的处理,要给出路、给机会。

学习毛泽东的全面性思维

毛泽东在《矛盾论》中言,要防止工作中的绝对性、主观性和表面性。还说“事物的矛盾法则,即对立统一的法则,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”。

《矛盾论》指出,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,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,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。然而,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,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这就要求我们看待问题必须抓主要矛盾,尤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,因为在特定条件下,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,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。

因此,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,要防止片面性。在实际工作中,“片面性”的表现有两种,一种是凡事要求面面俱到,没有抓重点;另一种是只有重点,而忽视事物的主要方面和重点方面。

为什么“面面俱到”也是一种片面性?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物存在形态,任何复杂事物总会有一个主要矛盾。面面俱到的片面性看似全面,但由于忽视了主要矛盾,抓不住主要矛盾,所以工作往往事倍功半。

之所以只抓重点也是一种片面性,是因为所谓“重点”也是全盘中的“重点”,离开全盘,“重点”就失去存在的意义。

因此,在工作中,我们要善于弹钢琴,既要确保主旋律悠扬动听,也要有多样化的和弦来伴奏。

学习毛泽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思想

毛泽东的原则性在于他始终坚持真理,比如,他提出的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、“农村包围城市”、群众路线、坚持党指挥枪、反对本本主义、民主集中制等,这体现了毛泽东的原则性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在国内革命早期,红军兵不过万,地仅数县,没有外援,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,毛泽东领导红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。面对强敌,毛泽东总结出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十六字决,打破了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围剿。这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灵活性。

原则性是由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方向决定的,坚决不能动摇;而灵活性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、复杂性决定的。在工作中,我们要敢于坚持原则、善于坚持原则,同时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留有余地。凡事要留有余地,才能把握主动。

学习毛泽东的稳定性与开创性相结合的思维

《毛选》中的“稳定性”,就是要分清楚哪些是我们的敌人,哪些是我们的朋友;必须始终坚持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不动摇;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不动摇;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不动摇。

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,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事迹,提出了“农村包围城市”“游击战”的创造性革命思维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又主张放下成见,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共同抵御侵略者。在抗战最艰苦的阶段,又提出了“论持久战”的构想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,不唯上、不唯书、只唯实,积极进取,勇于开拓的创造性思维。

情况在不断地变化,形势任务在不断地变化,我们在工作中,不仅要认真总结前人的得失,从以前的实践中充分汲取养分,还要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、新创造,坚持稳定性与开创性的统一。

学习毛泽东的学习精神

 

毛泽东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中强调: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,实际上是要改造我们的学习思维。尤其注重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,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革命思维和战争思维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在毛泽东看来,“改造我们的学习”就是改造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”的浮躁现象,就是要转变“粗枝大叶,夸夸其谈,满足于一知半解,这种极坏的作风”。因此,毛泽东“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”。

“学习”在毛泽东视野里包括三方面:一是学习书本和前人的思想成果;二是怎样看待和认识历史、当下与未来世界的一切对象;三是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学习。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。

毛泽东毕生都在读书学习。从古代的到近代的,从中国的到国外的,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,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,包括哲学、经济学、政治、军事、文学、历史、地理、自然科学、技术科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。

他是真正的做到了钻进去,有思考,不盲从;有所创,有发展,从不迷信,毛泽东读书已经到了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”境界了;他更善于读无字书,把时代当书,把形势当书,把群众当书。毛泽东读书有“四多”的习惯,就是读得多,想得多,写的多,问得多。

我们要通过读书学习去探索真理,通过实践检验并发展真理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,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具体实践,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。

学习毛泽东的廉政思想

毛泽东一直都是廉洁的典范。无论是战争年代,还是和平年代,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。他穿的衣服补了又补,补丁摞补丁,日常生活不用香皂、护肤品,甚至不用牙膏,只用廉价牙粉......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对子女同样要求严格,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,被他送去农村、工厂锻炼,朝鲜战争爆发后,由被送去朝鲜战场。女儿李敏、李纳学校离家里远,他也不同意用公车去接送,并向身边人强调“我的荣誉,孩子不要沾,我是我,孩子是孩子”。

学好参透毛泽东的十大思想方法

 

他对腐败深恶痛绝。北平和平解放后,他把中央机关进京比作“赶考”;在“三反五反”运动中,亲自批准了对刘青山、张子善的枪毙命令。

毛泽东提出的“两个务必”思想,一个艰苦奋斗,一个谦虚谨慎,是重要的政治提醒,也是重要的思想方法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,把廉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不犯错误、少犯错误,有幸福感